第一步:确定移民瑞典的法律要求,选择移民的方式
对欧盟公民的要求
搬到瑞典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来自欧盟的人们拥有最简单的选择,迁移到这个国家几乎没有任何障碍。在瑞典学习或工作的欧盟公民(前提条件是有能力养活自己)自动享有在瑞典居住的权利。他们不需要申请居留许可,也不需要与瑞典移民局联系。甚至欧盟公民的家庭成员也有居住权。在瑞典居住五年后,这些人可获得永久居住权。不过,需要在人口登记处登记,并取得瑞典的个人身份号码。
获得欧盟永久居住权的居民也有同等权利。所以在其他欧洲国家申请欧盟永居简单的国家申请欧盟永居,获得欧盟永居卡之后,是可以去瑞典居住生活的。
对非欧盟公民的要求
欧盟以外的人要想在瑞典合法生活,可以通过雇主担保移民,就必须获得瑞典工作许可,由你的雇主通过向你提供工作来启动申请。不过,瑞典的外国人就业市场范围非常窄,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职位被是相当困难的。
另外还有以一种方式,就是商务移民。
为了申请商务移民,你必须满足以下几项要求:
18岁以上;
1.相关领域工作或经商经验2年以上;
2.本科以上学历;英语雅思4分以上;
3.申请年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报告;
4.私营业主需提供企业过去两年账目报告;
商业计划书;
银行流水:25w克朗的存款证明
第二步:确保你能负担得起在瑞典的生活费用。
虽然瑞典的生活质量很好,但也要考虑它的成本。下表列出了基本日常开支的一些价格。
生活费用实例
就餐,廉价餐厅 99 kr
公共交通月票 780 kr
汽油1升 13,70 kr
每月租金,市中心1 BR公寓 7.027kr
第三步:在瑞典找个地方住
瑞典的租赁市场对任何人都不太友好,更不用说外国人了。原因很简单——需求比供给多。然而,为了增加你找到住处的机会,写一份优秀的租房申请(瑞典语)很是关键,同时也要调整你的期望,因为在市中心以外的地方找一套公寓要容易得多。你也可以通过住在瑞典便宜的城市之一来大幅降低成本,比如:
· Solna
· Nacka
· Lidingo
· Lund
· Danderyd
第四步:确保你的医疗保险覆盖瑞典。
瑞典的医疗保险系统是公开的,并且是完全覆盖的。你支付医疗保险的唯一方式就是通过你的税收。不过,瑞典也存在私人医疗服务,可以自费使用。
第五步:如果你还没有学会语言
适应瑞典的生活几乎取决于对瑞典语言的学习。尽管许多瑞典人英语说得很好,但在生活、交际圈子里,不学瑞典语是不被社会接受的,如果你不懂瑞典语,你将很难找到工作或社交圈。
要开始你的瑞典语学习,你可以使用类似的应用程序App。你也可以在许多瑞典大学以低成本选修课程,或者聘请一名导师。
瑞典的大学是北欧人性化文化的一个缩影,在博士的培养上与欧美其他国家有一些重要的差别。美国和欧洲大陆的博士教育已经市场化,相比之下,瑞典可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片学术净土,几乎完全没有市场化。
拿经济管理领域的博士为例,在美国和欧陆读大都要交学费,学费甚至相当昂贵。由于受市场驱动,因为学校行政扩招了,导致一个教授经常不得不带一大群博士生娃娃,你想说不也不行。而在瑞典,教授带的博士生很少,你就是想自己出钱来瑞典读博士也很难进来。
以英国剑桥大学为参照,读四年的博士你怎么样也得交差不多100万人民币的学费。而在瑞典,读博士不光不需要交一分钱学费,相反会获得一份教员的起步工资数额各专业不等,第一年的月薪在人民币20000-22000元。学校在每个博士生身上的总投资平均每年500000元。
在其他欧美国家,博士生是学生。你或许能拿到博士生奖学金或津贴,但你仍然是学生。但在瑞典,博士生是老师,是教员的一部分,需要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同时享受教员的一切基本权利。比如女博士生如果生孩子了,可以拿着工资的80%在家休产假一年。如果你愿意多生几个孩子,那带薪产假可以一年一年地休下去。在瑞典,给国外来的博士生的签证一般都是工作许可。你只要拿雇主证明(ARBETSGIVARINTY)或雇用证明(ANST?LLNINGSBEVIS)就可以到银行贷款买房。
在其他欧美国家,只要你交学费,导师看得上,你就能成为一名博士生,可以说博士生的位子相对好拿。想当年,乒乓名将邓亚萍在剑桥大学攻读并获得了管理方面的博士。而在瑞典,非专业背景人士获得管理方面博士生位子的机会是非常非常小的。因为每年瑞典国家工会认可的博士生位子(Doktorandtj?nst)招得极少,同时,每年仅有近900名博士毕业于瑞典全国十多所大学,竞争异常激烈,因此对报名者学术上的基本训练要求更高。究其根本,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瑞典招一个博士是一件大事,投资太大,投在谁身上,不投在谁身上,对大学来讲,对教授来讲都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决定。
总体上看,英国的硕士和博士教育压在写一篇好论文上,对基础课程的要求参差不齐。原因是它假设你的基础像在剑桥大学那样已在你的本科打好了,而这完全看你与指导教授是怎么谈的。与其他英美教授聊天,发现在他们那里可以有硕士生和博士生不读基础课而只靠写论文就能毕业的事情发生!但在瑞典,硕士和博士培养中基础课和论文的工作量是50/50对开的。
在经济管理领域,许多欧美国家的博士论文的质量在下降,这与超出教授承受能力的招生、快速出博不无关系。许多博士论文是不是枪手代写的,采访是不是枪手代做的,实证资料是不是那些多如牛毛的市场调查公司帮忙凑的,这些都是绝大多数西方教授无法掌控的,因而经常被忽悠。
大多数欧美大学重视排名,每年各领域五花八门的排名犹如钱塘江的潮水汹涌而来,与国际教育市场化前呼后应,好不热闹,中国学生更是趋之若鹜。相比而言,瑞典的大学则毫不重视排名。学工商管理的都知道,乌普萨拉大学的管理系是全世界国际商务研究领域的一个响亮品牌,可是该系长期以来拒绝参加各种认证和排名。
在其他欧美国家(澳洲也一样),博士读到最后一年,在答辩或将论文寄出去评审时真会有点紧张,因为在最后一刻拿不到博士学位的比例也是挺大的。在瑞典,如果你能读到最后一年(大多是第四年的最后阶段),你答辩一点也不会紧张,因为一步一步学到了这个时间点,你的博士学位是一定拿得到的。这么说吧,在瑞典,功夫在平常,答辩是过场:)
在瑞典,博士生的公开答辩会(PUBLIC DEFENSE)与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不同的一点是:在进入回答问题阶段之前,博士生可以逍遥自在地跷着二郎腿坐在讲台上,对自己的博士论文不屑说一句话。瑞典博士答辩的规矩是:对博士论文详尽描述的任务是考官(OPPONENT)的事。记得我当年博士答辩的考官是来自丹麦的哥本哈根商学院。答辩头一天晚上,考官到达林雪平,与我的导师吃饭时得知瑞典是这么个做法,大吃一惊。原来他没有准备描述我论文的PPT,以为这些工作是我做的,而他只需问问题。还好,那天晚上8点我还在办公室,导师打电话来让我帮考官准备PPT,我只花了两个小时就做好了。第二天在答辩会现场,我坐在那里,听着对面的考官在滔滔不绝地向大家一章一章介绍我的论文,然后不时问我:?我这样描述得还准确吗我频频点头:?准确,谢谢!?
在瑞典,读博移民是一条康庄大道。读博士读到第四年年底,你的绿卡也读下来了。我曾写过,瑞典移民政策规定外籍博士生学满四年即可获永居(瑞典绿卡) 。有人来信问我:?如果学满四年仍拿不到博士学位那还能拿到瑞典绿卡吗问这个问题,说明你对瑞典还不够了解。如果你的导师在第四年开春的时候,愿意写信给瑞典移民局为你第四年的工作许可续签背书,即使你的博士是第五年或第六年才拿到,你的瑞典绿卡也毫无问题。
全球化和信息同步化让学生们有机会在世界范围内规划和细分自己的学校选择。目前的中国非常看重美国名牌大学的学位,这与中美经济社会追求?多拉快跑?,不重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特征有关。未来的趋势将会是越来越多地重视排名之外和学位之外的真东西,比如知识和技能本身,比如所报大学是不是有货真价实的教授和有趣的研究方向,这些将会影响今后博士生世界大漫游的选择。
我每年都收到来自中国的询问读博的邮件。老实说,如果你从来没有在瑞典留过学而且没有独立地用英文出过任何学术论文,你的一片诚意可以理解,但你被考虑的机会是零。为什么这样讲?还是因为每年瑞典经济管理类招收的博士生非常少,导师肯定是首先希望从有瑞典教育背景(如瑞典大学本科和硕士学位)的报名者中挑选。如果你能讲瑞典语,你的竞争力一下子就能增强百分之二十。如果你有瑞典公司的工作经验,那你的竞争力会再增强百分之二十。
如今,全球化、信息化和微信化使得瑞典博士生的位子越来越难申请,一个位子甚至会吸引上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申请人。除了你的大学和硕士阶段的学习成绩外,一般还看你的本科和硕士论文是怎么做的,方法论上是如何考虑的,做博士研究的决心和韧性如何,讲几门外语,有无企业工作经验,有无论文已在国际会议或国际期刊上发表。
还有一种读博的办法,即曲线读博。先来瑞典读个硕士,甚至读两个硕士以拓宽你的学术背景,主要为了让教授发现你是个好苗子。同时积极参加教授的科研项目,哪怕是做最基本的行政助理也行,这样你的简历将有竞争力。我的一个M姓助理就是这样在2012年秋天被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SSE)录取的。她先是在乌普萨拉大学读了一个与管理不搭界的专业的硕士,然后来斯德哥尔摩大学读了一个管理硕士,接着做助理,再申请读博士,我校居然没有给面试的机会,但却被SSE录取,祝贺!
瑞典的博士培养模式可能是全世界最人性化的模式。但瑞典模式有没有缺点?有。首先,由于是国家买单,国家期待着这么多钱投下去,博士一定要给读出来。这造成博士生的谈判权过大,导师反而成了弱势群体。导师为博士生四处奔波,申请各种经费,而博士生则休假度假,左理由右理由、不求进取、研究文章出不来的情况是有的。也有博士生本来水平不够,但钻瑞典模式的空子,?绑架?导师,巧取豪夺,最终获博的情况发生。这样做的博士生,虽然得到了博士学位,但其为人和学术诚信被永远地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以后很难在学术圈里发展了。其次,由于博士生招得少,这在相当程度上会影响瑞典大学论文发表的数量。在其他欧美国家,由于学生招得多,导师挂名的学术文章也出得多。在瑞典,文章是要出的,但没有像在欧美那样疯狂地出。你会经常看到资深教授还在一个人埋头研究,一个人独立发表文章。最后,瑞典模式给博士生极大的人性自由、学术自由和发展自由,但如果博士生不懂得把这种无比的信任和自由变成学习动力和学术成就,那今后不光在瑞典大学而且在其他欧美大学申请助理教授的位子也都毫无希望。
版权声明:本文为 “四季百科网”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